伊岭岩位于武鸣县境内,是一座典型的喀斯特岩溶洞。因地处伊岭村而得名,又名“敢宫”(壮语),意思是像宫殿一样美丽的岩洞。据地质学家推断,它形成于一百万年前。相传南宋开禧、嘉定年间(1205-1224),有周师庆道士在此“结庵修炼”,“坐化岩中”。后人把伊岭岩叫“望仙岩”,并在山顶建仙山寺。景区每年都能吸引数十万中外游客来此观光游览,自治区许多活动如广西国际民歌节、中国电视金鹰节活动等均曾在此举行。该洞窟位于梁满山腹中,状若海螺,洞分三层,曲折迂回,变化无穷。
唯美的伊岭岩
该洞内已开辟八大景区,位于梁满山的山腹中,伊岭岩原来是一段地下河道,因为地壳上升而形成了岩洞。经过千万年水对岩石的溶蚀作用,洞中钟乳密布,千姿百态。它有100多个大小景点,面积可达2.4万平方米。
它的洞口在一片青篁绿树之后,一片绝壁之下,甚为绝妙。柱幔重叠,扑朔迷离。进入洞内,便会看见千姿百态的钟乳石、石笋、石柱、石花、石幔,通过现代声光配置,组成了无数瑰丽逼真、任人想象神驰的景物:那展翅欲飞的是“金凤凰”,那“波光粼粼、渔帆点点”的是“海岛鱼家”,那挂满“金谷”、“蔬菜”、“瓜果”的是“五彩丰登图”;那遨游的“海狮”、“海龟”、“海豹”和“海虾”是“海底公园”的生物。进得洞去,回眸洞口,就会赫然发现有两只雄狮立于道旁,好像在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,这就是进洞第一景“双狮迎客”。
再往前走,经过一棵“满树娇花红似火”的“木棉树”下,就来到了充满丰收喜悦的“壮乡”,金灿灿的“稻穗”堆积如山,硕大的“玉米”铺金叠银,各式各样的“瓜菜”堆满屋。
“壮乡”的前面是一条九曲十八弯的小路,只见回廊曲折,洞穴幽深,地势越来越高,景致越来越险奇,此时游人走上的就是“空中走廊”了。正是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时候,蓦地一转弯,一个拱形大厅脱颖而出,只见石乳倒挂,石柱擎天,就仿佛进入了一片“深山密林”里。
继续往前走,还会看到“山乡新貌”、“海滨公园”、“江山多娇”等景点,可谓景前有景,景后有景,步步皆景,景景不同,游洞如游仙境。岩洞游程1100多米,真可谓一步一景,景景各异,鬼斧神工,奇幻无穷,令人叹为观止!
伊岭岩风景区方圆数十里皆成喀斯特地貌,秀峰林立,翠峦层叠,蜿蜒伸展,融入远天,游人入洞,如履仙境。大诗人郭沫若到此游览时,曾赋诗:“群峰拔地起,仿佛桂林城”。
丰富的旅游资源
伊岭山寨以纯朴的民族风情、古朴的建筑,多方位、多视角艺术再现了源远流长的壮民族文化,伊岭山寨景点有:唢呐迎客、竹杠舞、山歌对唱、品尝民族风味小吃、壮家作坊、壮家酒坊、观看壮族扁担舞等。另外,景区还有九龙喷泉、儿童乐园、休闲长廊、环山道、名人诗碑,还有环境优雅的梁满山宾馆、大富豪餐厅等设施。景区林中环山道猴子成群,那十足的野趣将使你倍感人与动物间自然和谐的情感交流,登山远眺,壮丽的田园风光和大自然美景尽收眼底。
伊岭岩
标签:伊岭岩,特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