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”如何翻译?
译文:“怎么见得方圆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地方就不是国家呢?”
出自:先秦佚名的《子路、曾皙、冉有、公西华侍坐》
原文节选:
“安见方六七十,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?”
“唯赤则非邦也与?”
“宗庙会同,非诸侯而何?赤也为之小,孰能为之大?”
译文:
“怎么见得方圆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地方就不是国家呢?”
“难道公西华讲的不是诸侯的大事吗?”
“宗庙祭祀,诸侯会盟和朝见天子,不是诸侯的大事又是什么呢?如果公西华只能给诸侯做一个小相,那么谁能做大相呢?”
扩展资料
文章记录的是孔子和子路、曾皙、冉有、公西华这四个弟子“言志”的一段话。生动再现了孔子和学生一起畅谈理想的情形。
子路的轻率急躁,冉有的谦虚,公西华的委婉曲致,曾皙的高雅宁静,给人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。是一段可读性很强的文章。
子路,姓仲名由,字子路,即文中的“由”;曾皙,名点,字子皙,曾参的父亲,即文中的“点” ;冉有,姓冉,名求,字子有,即文中的“求” ;公西华,复姓公西,名赤,字子华,即文中的“赤”。
标签:非邦,六七十,五六十
版权声明:文章由 福百问 整理收集,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,我们会立即处理。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fubaiwen.com/answer/24886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