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长两短的由来
“三长两短”的由来是和棺木有关的。
第一种说法:棺木是由六片木材拼凑而成,四块长板和两块短板,所以合计共是四长两短。但棺木的盖子是人死后才盖上的,所以只称“三长两短”作为死的别称,后来再加入意外、灾祸等意思。
第二种说法:古代的棺材组合时不需要用钉子,都是用两种不同长短的皮条把棺材底与盖捆合在一起。横的长版捆三道,纵的短板捆两道,就称作三长两短。虽然人们很早就发明了钉子,并用钉子钉棺盖的方式取代了用三长两短的皮条捆棺材的习俗,但是作为一个古老的记忆,这种习俗被保存在了词语里,并一代代的传承到了现代。
第三种说法:三长两短最初指的是三根长香、两根短香,而因为香都是祭奠死人用的,活人不会给自己使用,但是这种说法不太官方,只是民间流传。
三长两短的意思是指意外的灾祸或事故,也是对人的死亡的一种婉转说法(多用于假设、虚拟)。带有贬义的意思在,通常是用来描述或形容一件结果可能会不太好的事情。
明代范文若《鸳鸯棒·恚剔》:“我还怕薄情郎折倒我的女儿,须一路寻上去,万一有三长两短,定要讨个明白。”
标签:三长两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