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版《深夜食堂》分为什么这么低?到底差在哪里?
中国翻拍日本的《深夜食堂》,可以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,在日本版高评分的情况下翻拍此剧,只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,看得远,别人要求的也就高了,但缺少了中国特色。根据前面播放的几集,最令人无法忍受的当属泡面这块,随处可见的广告也是令观众反感异常,老坛酸菜出现频率居多,不禁想问一下,中国传统美食是泡面不,当然不是,面食只是其一,你如果把泡面当成剧中重点那就大错特错了。
日本美食文化,厨师大部分是在圆台中间,客人坐在四周,但是我们中国没有日本这种居酒屋文化。我们都太清楚中国的餐馆是个什么样子,一张一张的桌子,厨师永远都是在后厨房,饭食都是服务员端到餐桌上,所以在中国,厨师与客人面对面的情况少之又少。在中国版的《深夜食堂》中,黄磊演的厨师穿着打扮也很像日本那种厨师,模仿意味极强,所以观众看剧的时候,并不会觉得这是我们中国的深夜食堂,会有很多的疏离感,随着剧情的推入,这种疏离感也愈加强化。
还有那随处可见的广告植入,现下影视剧广告化非常严重,在一部影视剧中,到处充斥着尴尬的广告模式,破坏影视剧美感和剧情,这剧最大的广告商当属老坛酸菜了,更有观众戏说,这剧干脆改名为“统一食堂”了,至于为什么没有改名,可能是统一给的钱不够吧,哈哈。虽说是观众的条康调侃,但也有理可据的,我无法相信定位的中国深夜食堂只是加了些老坛酸菜,甚至一些卖相不好看的小红肠,真是侮辱中国美食。
中国版《深夜食堂》中,并没有体现某种情感寄托,很生硬的照搬日版,当我们看到剧中人物在餐馆中痛哭流涕或者倾诉情感时,非常突兀,你在中国饭馆看到这样的情景不,你会看到客人对厨师谈天说地、吐露心声不,基本为零,所以观众代入不了剧情,这也是无可厚非的。
标签:食堂,深夜